幼儿园教师国培感言:艺术教育结对研,学习交流促成长

时间:2024-11-20 05:12:37

幼儿园教师国培感言:艺术教育结对研,学习交流促成长

国培项目,它是幼儿园教师自我提升的一个关键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会收获许多感悟、发现和成长,同时也会有惊喜和自我反思的时刻。这些经历,都是我们应当深入挖掘和研究的。

国培的期望与现实

国培活动即将开启,幼儿园的教师们满怀期待。他们渴望提升教学水平,渴望学习前沿的教育思想。但现实与期待总有差距。尽管培训地点就在附近,教师们仍满怀期待地聚集于此。然而,在培训过程中,他们发现以往自认为理所当然的教学方法其实存在不少问题。这警示我们,不能停滞不前。同时,在教学中也发现,若不跟上国培等新趋势,孩子们将难以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

国培的课程是由众多教授精心设计的。比如,袁爱玲教授的课程里就融入了许多新颖的教育理念。与幼儿园里繁忙而琐碎的日常教学相比,国培的实际内容显得格外鲜明。这种对比使得参与培训的教师们深刻意识到,他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相反,他们需要拓宽视野,去探索更为广阔的教育领域。

音乐游戏教学的启示

培训中的音乐游戏教学理念让人深思。许卓雅在培训中提到了音乐游戏教学的层次性。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时间总是安排得满满当当。我们常常忽视了一个问题:孩子们是否真的掌握了上一层次的内容,就匆匆推进到下一层次。记得有一次在园内的音乐游戏教学活动中,我们没有考虑到孩子们是否充分理解了节奏,就急于加快进度,结果孩子们感到很混乱。

观察培训过程,我们应遵循幼儿的学习步伐。教室虽是教学场所,但教育理念必须以孩子为核心。此外,音乐游戏中,教师需细心留意孩子的反应。教师应明白,每一次教学选择都会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学习成效与感受。

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当致力于点燃幼儿的好奇心。记得我们园里有个小朋友对角落里的小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面对这一情景,教师们并没有选择阻止或忽略,而是巧妙地引导全班同学共同探索昆虫的奥秘。这样的做法,无疑为孩子们播下了积极探寻世界的种子。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主动挖掘孩子们的兴趣所在。无论是园内的美术区域,抑或是户外的小花园,都是寻找兴趣点的绝佳场所。引导幼儿在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乐趣,这样能促进他们快乐且健康地成长。

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先前对国外专家的理论不屑一顾,如今却深感皮亚杰理论的价值。一线教师们实践经验丰富,却常缺理论支撑。比如在处理幼儿间的小争执时,以前仅凭经验解决。而现在,他们明白需从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论层面来思考问题。

若能将皮亚杰等专家的理论,如同制定园内游戏规则般,融入日常实践,比如根据幼儿的发育阶段来合理安排午睡时间,那么我们就有机会成为研究型教师。进而,在学前教育这一领域,我们有望获得与专家相当的尊敬。

教育功能的重新审视

袁爱玲与王红教授的讲座,引发了人们对幼儿园教育功能的深刻反思。过去,我们简单地将幼儿园视为传授基础知识的场所。然而,如今我们认识到,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等特质才是至关重要的。在众多幼儿园中,尤其是那些以艺术为特色的幼儿园,我们更应避免仅仅注重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孩子们内心的需求。

教育活动的生态学研究告诉我们,幼儿园并非孤立的教育场所。它与家庭、社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因此,在确定幼儿园的教育角色时,我们必须全面思考。这种思考不仅关乎教育内容的选择,也关系到教育方法的实施。

培训后的自我提升

国培项目让我眼界大开。在为期十天的培训中,我接受了省幼儿师范专家团队的悉心指导,收获颇丰。之前在教学管理中遇到的一些难题,现在有了解决的办法。比如,如何协调园本课程与常规课程的关系。

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如何将所学知识和理念有效运用,无疑是一个挑战。亲爱的读者,你可能会想,在幼儿园教师的培训过程中,如何确保所学知识能最大限度地用于实际教学?期待大家的点赞与分享,让更多的人关注幼儿园教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