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高职文秘专业计算机速录方向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探索
如今,信息技术迅猛进步,信息传播速度极快。这使得速录技术在多个行业中变得至关重要。特别是,高职文秘专业中关于计算机速录的课程设置,已经成为了一个关键的关注点。
高职文秘专业速录方向的市场需求
速记在当今社会应用广泛。在商务活动中,比如大型的商业会议,速录员需迅速而准确地记录会议细节。尤其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这种需求更为强烈。新闻界也是如此,在新闻发布会上,能够即时记录信息的速录师能大大减少信息整理的时间。速录师需快速捕捉发言者的言辞,一位技艺娴熟的速录师每分钟可记录200字以上。这反映出市场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十分急切。此外,市场不仅需要速录技巧,还要求具备文秘知识,而这样兼具多重知识背景的人才却极为稀缺。
我国经济正在快速进步,各行各业间的交流也在增多。像在各大城市举办的各类国际会议,就亟需大量此类专业人才。然而,目前这类人才的数量与需求之间还有较大差距,即便企业开出高薪,也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
文秘专业速录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设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应紧密对接社会需求。以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为例,该学院于2006年开始筹备设立文秘计算机速录专业,并于2007年开始招生。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造就既具备高职专业背景又能达到速录师级别以上能力的人才。在注重速录技能的同时,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样重要。为此,学院开设了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确保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稳定的心理状态。此外,学院还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速记领域积极探索和应用新技术,比如计算机语音采集技术等。
培养人才需兼顾综合素质。不仅要精通速录技术,还需掌握文秘的基本功。包括基本的文书处理和会议组织能力。在各种工作场合,应能自如地处理文件撰写、会议安排等事务。速录技术则成为其工作的重要辅助工具。
课程体系核心设计思想
设计课程体系时,以岗位能力为核心极为关键。需以专业目标为纲,例如在文秘速录专业,课程应围绕速录岗位的具体需求来构建。首先,对岗位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从基础的计算机和网络技能,到速记的原理和方法,逐步进行分解,并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每个学习阶段的目标都应明确,比如在第一学年,主要目标是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功能,以及速记的基本原理。
教学各阶段间的关系需明确划分。在高职教育的特定时间段里,应舍弃与实际关联较弱的课程,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资源的配置应参照实际工作需求。以就业为出发点,针对不同岗位的具体要求,从课程内容到考核标准进行全面规划,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实际技能。
课程体系的构成
课程中,综合文秘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在具体的教学中,不仅传授了传统的文秘知识,还加入了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等内容。例如,讲解如何正确操作新型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工具,这对提高工作效率极为有利。此外,还包括商务礼仪等软实力培养的课程。
计算机应用课程同样至关重要。它涵盖了从基础软件操作,比如word和excel的熟练使用,到更高级的办公软件知识的掌握。在现代社会,办公活动与计算机密不可分。因此,文秘人员必须能够高效运用计算机来处理工作事务。此外,还包括速录技术相关的课程,比如速记和同声传译等课程。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实践教学应着重于能力的提升。在高职阶段,学生需更多地参与真实的工作环境。以文秘速录专业为例,其实践教学课时占比颇高,有时甚至超过总课时的一半。此外,实践基地的选择同样重要,应尽量在校外企业或研究机构进行实践、实训以及毕业设计。
实践课程中,我们不仅要教授速录的实际操作技巧,还要确保学生能够了解并体验实际的文秘工作流程。比如,我们安排学生去企业文秘岗位实习,让他们参与会议记录,处理办公文件等。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毕业后能更快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
课程体系的进一步优化
为了进一步改进,我们必须从多个层面进行细致的思考。首先,课程内容需要持续更新和提升。鉴于速录技术不断进步,我们的课程也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技术步伐。此外,教学方法同样需要革新。比如,传统的多对一教学模式可能存在效率问题,我们不妨尝试小组学习或项目导向的教学方式。
教师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教师不仅要掌握深厚的理论,还需具备实践技能。学校应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实习或参与专业培训。例如,教师可以参加速录师资格认证培训,以获得行业认可。
想请教各位读者,对于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如何有效培育既精通文秘又擅长速录的综合性人才,大家有何高见?期待大家的评论、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