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专门化中职学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时间:2024-10-27 09:04:15

:财经类专门化中职学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温州有一所学校,功能多样,既在中职教育领域有所成就,又在社会培训和企事业服务上颇有建树,这就是温州市财税会计学校。学校拥有独特的发展轨迹和丰硕的教学成果,实在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发展历程

温州市财税会计学校的起源可追溯至1984年6月,那时它主要致力于财税干部及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培训。经过岁月的洗礼,1988年3月,在浙江省教委的批准下,学校开始招收全日制中专生。2012年12月,学校划归温州市教育局管理,并积极推动中高职教育的衔接。2014年1月,学校正式更名为温州市财税会计学校。这一路走来,学校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

转变发生在不同阶段,其目的在于满足时代的需要。起初是单纯的培训任务,随后融入了全日制的教育体系,最终实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这一过程不仅仅是学校名字和管理归属的变更,更是其职能逐步拓宽和深化的体现,旨在满足社会对财税、财会专业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

学校环境

学校坐落在机场大道1687号,占地达31670平方米。校园规划得当。这样的位置不算偏远,既方便了学生的出行,又便于吸引不同地方的培训人员。校园布局合理,既便利了教学活动,也改善了生活条件。

校园每一角落的布局,整体规划都透露出设计时的匠心独运。空间宽敞,安排有序,教室、办公室乃至操场等各个场所,都为师生们营造了舒适的氛围。这样的良好环境,更是学校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师资力量

学校目前拥有教职员工82名,师资力量十分强大。在这些教师中,有57名是专任教师,他们全部达到了学历要求,合格率达到了100%。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有17位,中级职称的有29位,硕士学位的教师有7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还有20多位“双师型”教师,他们不仅教学能力强,而且还有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律师等多种资格。

优秀的师资力量是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这些教师不仅理论基础扎实,而且实践经验丰富。他们凭借多方面的技能,在教学中能更有效地将理论与实际工作相融合,使学生掌握真正的实用技能。同时,他们也能为参加培训的人员传授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成果

1996年,温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我们“文明学校”的称号,众多教师也因此获得了荣誉。近些年,我们的招生规模和生源质量均有显著提高。目前,中职教育在校生有673名,我们开设了会计、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三个专业。在成人教育领域,2017年我们有41名学历教育学生,同时社会培训的人数也相当可观。

学校的整体实力在持续提升,这一点在招生工作的进展中得到了体现。学校在社会中的认可度也在逐步上升。学校各专业培养的学生,为社会作出了显著贡献,无论是在本地的商业领域,还是在更广泛的财经界,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办学理念

校训为“弘扬财智、信而有为”,我们坚守“崇信教育”的理念,致力于培养“健康、有用、会生活的优秀中职学生”。这一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校人员需诚信立身,自信成事。

这种积极向上的办学理念,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以此为指引,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他们不仅将走出校园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更将保持高尚的品德。

社会贡献

三十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毕业生。中专生有13000多位,大专生有4500多位,本科生有2000多位,研究生结业的有240多位。此外,还有超过10万人次完成了各类会计培训。学校建立了“职业教育”、“社会培训”和“企业服务”三位一体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温州的经济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

这些数字实实在在,代表了成果。它们揭示了温州地区,在这所学校助力下,经济领域人才得到了成长。学校为当地企业输送了众多合格的财税、财会人才。这些人才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

您觉得这样的融合职业教育模式是否适合在别处推广?不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同时,也欢迎您为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