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印股份 10 亿剥离高岭土资产,昔日爆炒资源如今收益不佳

时间:2024-10-29 09:02:32

海印股份 10 亿剥离高岭土资产,昔日爆炒资源如今收益不佳

海印股份计划以10亿元的价格出售北海高岭公司100%的股权和债权,这一举措背后隐藏着不少引人深思的细节。这究竟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个问题让人不禁陷入了深思。

曾经的爆炒

高岭土资产一度被视为稀有资源。2010年,海印股份的股价因高岭土而备受炒作。仅两个月,股价便上涨了70%。二级市场对高岭土概念狂热至极。众多投资者对海印股份的高岭土业务前景持乐观态度。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乐观。

2011年到2014年9月,北海高岭的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这个结果与当时被过度炒作时,公众的预期形成了鲜明对比。

资产价值评估

截至2014年9月30日,北海高岭的总资产账面价值达到了8.76亿元,而总负债则是6.32亿元,净资产为2.42亿元。经过评估,总资产的价值增加了1.67亿元,净资产增值更是高达1.77亿元。这样的评估结果为本次转让提供了重要的价值依据。

账面上,北海高岭的评估价值有所上升,这似乎让它显得更有价值。然而,这并不能掩盖它过去业务收益出现亏损的事实。这样的情况或许会让许多投资者心生疑问,这种评估是否真正准确地反映了它的实际价值。

交易的影响

海印股份通过交易获得了10亿元现金,此举不仅增加了公司的现金流,还减少了超过6亿元的应收账款。此外,公司还能实现约1.21亿元的净利润。这些变化对公司财务状况的改善具有显著效果。它们使得公司能够卸下重担,轻装前进。

然而,公司曾对北海高岭抱有极大期望,希望将其打造为亚洲最强的企业,但这一宏伟目标并未达成。这或许会让那些长期关注海印股份高岭土业务的人们感到些许失望。

业务的实际收益

北海高岭的收益主要来自于长期的股权投资。然而,若除去投资收益,公司自身的营业利润实际上呈现负数。曾经被视为资本炒作热点的高岭土业务,实际上并未实现盈利。

海印股份在股价炒高之际公布了业务动态和券商的强烈推荐,然而这与实际的收益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这导致投资者们当时所看到的美好前景瞬间破灭。

海印股份和海印集团的关系

2008年,海印股份以8957万元的价格从海印集团手中购得了北海高岭。如今,海印股份计划将北海高岭转手。转手之后,海印集团将接手经营高岭土业务。

海印集团承诺,其与海印股份之间将不会发生关联交易或同业竞争。这样的承诺能够让海印股份的股东感到些许安心。然而,这其中仍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

对股东利益的影响

海印股份明确表示,这次交易并未对股东权益造成损害。从短期角度分析,账目上的盈利和现金流有所好转,表面上似乎对股东们有益。

然而,股东或许会回想起当初对高岭土业务投资的那笔资金和抱有的期望。现在业务已经易手,股东未来是否还能持续稳定地获得收益?大家觉得海印股份这样的做法,真的是在考虑股东的利益吗?欢迎点赞、分享和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