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把字句的习得障碍及教学模式考察

时间:2024-11-21 11:03:33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把字句的习得障碍及教学模式考察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教学对学生掌握汉语的水平有着重要影响。然而,“把”字句的教学情况却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据北京语言大学的语料库分析,其中“把”字句的错误数量非常高,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现行教材与教学模式的考察

看现在的教材,发现它们在编排上有些不足。很多教材在讲解“把”字句时,都是按照老一套的句法分析方法来进行的。比如,有些教材在讲“把”字句时,就只讲句子的结构。在课堂上,老师也常常只围绕传统的句法结构来讲,很少会结合语义和实际应用来讲解。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虽然记住了句子的基本结构,但在实际使用时却常常出错。有的学生虽然能写出结构正确的“把”字句,但语义却让人费解,这说明这种教学并没有让学生真正理解“把”字句的深层含义。

教材的编排需要多角度考量。不能只关注句法结构,语义解释同样重要。面对不同汉语水平的学生,教学方式也应有所区别。初级水平的学生往往难以仅凭传统句法来理解“把”字句,然而,许多教材并未对此进行合理的区分。

传统教学法的效果考察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传统教学方法在讲解“把”字句时,教师往往难以准确传达其核心要义。课堂上,教师若运用传统句法进行讲解,效果往往不佳,甚至事倍功半。以我个人的对外汉语教学经历为例,当我依照传统方法教授“把”字句时,发现学生们眼神中流露出的困惑十分明显。

学生通过传统教学学习“把”字句的效果并不理想,收获有限。不少留学生面对汉语能力测试时,一旦遇到需要理解和运用“把”字句的题目,往往得分很低。这一现象反映出,学生将所学句法分析知识应用于实际中的能力较弱。

“构式—语块”理论的分析

“构式—语块”的分析视角具有其独到之处。在探讨构式义时,它全面考量了句子的整体表达。比如,“他把屋子打扫干净了”这句话中,“把”字句体现了处置的含义。同时,在句子的内部语义配置中,“他”是执行动作的人,即施事者,“屋子”则是接受动作的对象,即受事者,二者之间的语义关系清晰明确。

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语块链的结构非常清晰。在初级阶段进行“把”字句的教学时,我们能够明确地向学生阐述每个语块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像为学生们绘制了一张地图,起点和终点都标示得清清楚楚,行进路线也一目了然。

初级阶段教学方案构建

对于初来乍到的留学生,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构式—语块”教学方案的核心内容。这包括让学生明白,在各个构式下,“把”字句所表达的意义各有何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比如,当讲解“把”字句表示处置功能时,我们可以将场景设定在厨房,比如“我把菜洗干净了”,这样学生可以直观地体会到这种用法。

同时,别忘了留意语块内部的具体要求。对于每个语块中词语的词性,需要详细地进行讲解。比如,“把”字后面的名词性语块,必须准确理解。通过这种细致的教学方式,可以防止学生在学习初期就建立起错误的理解。

对比教学实验的开展

西南交通大学孔子学院的奖学金留学生班开展了一项对比教学实验,其价值不容忽视。实验将学生分成了两个小组:一个采用传统教学法,另一个则采用“构式—语块”教学法。结果发现,教学进度出现了显著的不同。在“把”字句的运用练习中,传统教学法小组的学生正确率提高得比较慢。

“构式—语块”教学法小组则有所不同。学生们对“把”字句的理解速度和运用正确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一点在实验中的各种测试以及日常的口语交流中都能得到明确的体现。

新教学法的优势与展望

“构式—语块”教学法的优势显而易见,它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成效。这种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操作性强。然而,我们也要关注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熟练掌握这一新的教学方法。此外,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而言,这种教学法是否适合推广到更多语法点的教学,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那么,你们认为这种教学法将来会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主流吗?欢迎点赞、分享和留言讨论。

一键复制下载文档联系客服
月会员付费后系统自动注册账号,可自行修改账号密码。付费后遇到无法下载,联系客服处理。
每天20次下载
月会员
多篇下载
8元/30天
单次下载
直接下载
单篇下载
1.88元/次
支付宝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请登录之后再下载!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帮助中心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