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雍国学学堂,感受感恩国学课,领悟孝敬父母的真谛

时间:2024-11-21 06:10:26

走进学雍国学学堂,感受感恩国学课,领悟孝敬父母的真谛

7月8日,我踏入雍国学学堂,那堂感恩国学课让我深受触动。课堂上,一个个瞬间触动了我的心弦。这次经历,让我对国学文化中的感恩教育有了全新的领悟。

国学课的独特开场

学雍国学学堂的感恩国学课,开场特别引人注目。课上,老师让我们向父母行三拜九叩的传统礼。这要求一提出来,我心中充满了敬畏。拜叩并非简单的动作,而是情感的流露,让我深刻感受到孝敬父母长辈的重要性。教室里庄严肃穆,四周都是专注认真的同学。这种传统礼仪,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父母恩情的珍视。当时,老师庄重严肃地指导,同学们都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

在这个开场环节里,老师挑选了两位同学,一男一女。起初,大家对此都感到好奇。只见姐姐模仿古人的礼仪,举止优雅而庄重,仿佛穿越了时空,那般古今交融的美感深深震撼了所有人。同学们仿佛置身于古代,开始体会古人行礼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汉服坐姿礼仪

课堂上,老师生动地阐述了汉服与坐姿之间的关系,提及自汉服诞生以来所形成的坐姿规矩。同学们聆听着老师讲解这一文化知识,仿佛在那个教室里,看到了古代人端正的坐姿。大家纷纷效仿,短短几分钟内,都学得有模有样。在雍国学学堂这个小小世界里,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不再是穿着休闲服的孩子们,而是身着汉服、潜心学习古人礼仪的学子。这一环节将国学文化具体化到了生活中的姿势细节中,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国学文化的无处不在。

感恩故事与情境带入

课堂正式拉开帷幕,同学们回到教室座位。老师讲述了关于感恩父母的动人故事,那故事宛如一条情感的纽带,紧紧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弦。接着,老师播放了一段充满情感的对话,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回忆与温情的门。我坐在学雍国学学堂的教室中,思绪却飘向了与父母共度的点点滴滴。四周的同学表情庄重,都沉浸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情境里。教室里弥漫着感恩的气氛,那份情感在空气中流淌,让人仿佛被亲情所环绕。

接下来是令人动容的体验时刻。老师点名了三位当天过生日的同学,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课堂上的明星。全班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们身上,他们即将迎来一场庄重而严肃的生日庆典。

庆生礼的感动

这场庆生礼非同寻常,它要求三位同学向家长行三拜九叩之礼。起初,他们动作生疏,但每个动作、每一下跪都蕴含着深意。在学雍国学学堂这样充满国学气息的环境中,他们一遍遍练习,动作逐渐变得熟练。家长们含泪坐在那里,接受孩子们的敬意,场面感人至深。其中两位母亲更是忍不住泪流满面,她们的泪水中包含了太多的情感:既有对孩子成长的欣慰,也有对孩子懂事的惊喜。

接下来的环节是三位学生为父母洗脚。工作人员端来了温水,学生们细心地为父母褪去袜子,轻柔地将脚放入水中,这一幕幕都是实实在在的感恩之举。我们现场的同学们目睹这感人场景,许多人感动得热泪盈眶,那真挚的泪水是对传统孝道的回归的回应。与此同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是人们对这种美好行为的由衷赞颂。

负面插曲与正面榜样

在这个庄重行礼的时刻,却有人说出不合时宜的话,这让我十分气愤,不少同学也跟我一样感到生气。本应是充满敬意和庄严的时刻,却出现了这样的不和谐之音,让人难以接受。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位帮父亲洗完脚后发言的大姐姐。她的形象在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出,在学雍国学学堂的庆生礼上,她那句“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帮助父母,做我们能做的家务”的话语,一经说出,便深深烙印在大家心中。她成为了感恩课上的典范,大家毫不犹豫地将目光和掌声送给了她。她就像一束光,在那个瞬间照亮了整个教室。

课程结束与静思语的启示

时间飞逝,感恩课程已然落幕。步出教室,眼前祭台上摆放着一个装满经典话语的小盒子,名为“静思语”。众人纷纷围拢,抽取其中的语录。我抽到的几条话语深深触动了我。比如“用鼓掌的双手做环保”,这样的语录简单却富含深意,激励人们从细微之处开始积极改变;还有“唯有尊重自己的人,才更敢于缩小自己”,这句话引发了我对自我成长的诸多思考。带着这些感悟,离开学雍国学学堂,我对国学文化中的感恩教育有了全新的理解。

在课堂或是类似的教育场合,是否有过让您特别动容或是气愤的时刻?期待您能留言分享您的亲身经历,同时,也欢迎您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