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精神病医院院长陈德平:唯德唯廉唯实,尽心尽职尽力

时间:2024-11-11 21:10:43

资阳市精神病医院院长陈德平:唯德唯廉唯实,尽心尽职尽力

资阳市精神病医院在陈德平院长的带领下,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这段历程,不仅孕育了诸多振奋人心的故事,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种由衰转盛的医院成长路径,正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所在。

医院曾经面临的困难

医院业务不佳的员工曾因担心改革会影响到工资,联合起来反对改革。这一现象暴露了医院内部存在的矛盾。在2004年,资阳市精神病医院在改革过程中遭遇了重重阻力,员工对改革持有疑虑。在这种形势下,医院的发展步履维艰,因为员工的抵制情绪可能使得各项计划难以顺利实施。陈德平上任时,他所面临的正是这样一个内部矛盾错综复杂、业务发展缺乏活力的医院。

当时医院还在发展阶段,平均每天只有220人住院,而且没有明确的等级划分,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陈德平坚定改革决心

面对众多反对意见,陈德平并未退缩。2004年,他被任命为院长,深知组织对他的信任,也深知这份信任赋予他的责任。他坚信,自己不能放弃改革,不能错过推动医院发展的机会。在这过程中,他的担当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他明白,解决问题需保持冷静,首先从团队内部入手,统一班子的认识,只有这样,改革才有希望继续推进。这份决心,正是医院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他率领团队外出,积极汲取先进经验。他们不仅远赴成都、南充等地学习,还就近在简阳、雁江等地取经。这一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寻求改进方法的积极态度。

改革后的迅速发展

医院经过不懈努力,发展势头迅猛。到了2015年,日均住院床位数量已增长至1500人,是2004年的6.8倍。同时,医院的等级也在稳步提升,每三年晋升一级,从无等级到“二级乙等”,再到“二级甲等”,最终晋升为“三级乙等”精神病专科医院。值得一提的是,这所医院在全省民政医院中独树一帜,是唯一一家三级医院。这些成就充分证明了改革的成效。

2015年,医院护士团队荣获“感动资阳人物”称号。这一荣誉充分展现了医院在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陈德平的社会责任感

陈德平深感自己肩负着救助精神病患者的重任。自2005年起,资阳市精神病医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累计为上千名来自贫困家庭的病患者减免了超过2000万元的医疗费用。这一数字充分展示了医院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不懈努力。

身为民政精神病院的院长,他以身作则,在承担社会责任上树立了典范。这使得医院不再仅仅是一个治疗疾病的地方,更成为了展现社会关爱的平台。

康复就业基地的创建

陈德平勇于创新,自2004年起便着手多方筹集资金,着手建设精神残疾人康复就业基地。他租赁了医院周边及资阳临江镇大堰村的500多亩荒山和土地,开设了多个项目。这些项目包括对外加工车间、养殖基地、种植基地,同时还创办了开心农场,为有爱心的人士提供了一个奉献爱心的场所。这种创新模式为精神残疾人每年提供了300多个就业岗位。

2014年,雁江区临江镇吉乐村的一位老大娘看到了儿子在基地健康地生活和工作,这一事例充分体现了该基地的积极作用。

模式得到广泛认可

这个康复就业基地的模式非常成功,不仅赢得了本行业同仁及专家的一致认可,而且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康复专家们甚至将其作为学术交流的资料引用,并向国外推广。这样的做法有力地证明了我国精神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以及人权保护的成就。此外,各级政府部门也对它给予了高度评价,社会上也广泛赞誉。它为我国精神康复事业迈向世界树立了一个典范。

那么,大家觉得其他医院能从资阳市精神病医院的发展模式中汲取哪些经验?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同时,也请大家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