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和尚班103男生仅1女生成女神,南京高校类似情况普遍
在大学里,那些男女比例不均的班级里,常常上演着许多特别的故事。这些故事里交织着多样的情感和有趣的景象,实在值得我们深入挖掘。
男生的孤单与不适应
得知自己成了“班草”的消息,郭彦兵感到十分意外。在南京晓庄学院,作为班上唯一的男生,他在开学前就通过QQ群听闻了这一传闻,但他起初并不相信。但事实面前,他感到十分难受,孤独感油然而生,身边的女同学让他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军训期间,全班女生为他鼓掌欢迎,这让他感到十分感动,但内心的孤独感依旧难以掩饰。
在其他“和尚班”中,那个唯一的男生也常感到被孤立。缺乏同性朋友的陪伴,他常得独自应对各种事情。这样的境遇,让他们在欢笑之余,偶尔也会尝到孤独的滋味。
女生成为女汉子
女生为主的班级中,女强人的现象很常见。比如王为正曾经带过的那个全女生的小教英语班,就全是女生。由于缺少男生,搬书、组织班级活动等事情,都得女生自己来承担。而且,即便有些女生有男朋友,也很少会来帮忙。每当我看到自己班上的女生在从事体力劳动,她们那女强人的形象就更加突出。
在这个女生众多的班级里,那些原本性格温柔的姑娘们逐渐变得坚强。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们不再依赖男性,开始独立面对问题。她们曾经柔弱的身影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独立自主的女强人形象。
班级氛围差异
李志锐所在的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班,男生人数远超女生。整个班级几乎全是男生,形成了一种“和尚班”的氛围,显得有些单调沉闷。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男生之间的友情却得到了良好的培养。由于没有女生的参与,男生们便依靠自身的团结力量,自行组织活动。
然而,班级中女生居多却洋溢着生机。在这些女多男少的班级里,女生的性格尤为活泼。班级成员间对集体荣誉和归属感有着强烈的认同。女生间的亲密交流,为班级营造出温馨的氛围,这种氛围与全男生的班级形成了显著的反差。
社交与联谊
和尚班试图打破单调气氛,也会尝试举办联谊活动。南航的男生们曾经和文科院的学生班进行过联谊。然而,这次联谊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最终未能持续。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双方兴趣不合等。联谊失败后,他们还是回到了自己小团体的怀抱。
在女生班上,社交活动主要发生在女生之间。她们性格相似,常能轻易在班内找到合得来的朋友。即便是有男朋友的女生,也多半只是偶尔邀请男友参与班级周边的活动,班级内部的社交活动还是以女生为主。
不同的影响
和尚班虽无女同学,可戴犇这类学生在备考考研等学习事务上并未遇到阻碍。男同学们能专心致志于学业,不受恋爱等杂念干扰,稳步前进。曹鑫曾提及,和尚班的男生在找对象方面挺受欢迎的,班级里大约三分之一男生已有伴侣。
“公主班”里女生众多,所以竞争自然激烈。在学习上,在评选优秀等事务中,她们总是暗中较劲。这种竞争氛围在推动她们进步的同时,有时也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压力。
独特的记忆
和尚班与公主班,在这校园岁月中,都刻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全班女生簇拥着郭彦兵的画面,女汉子们忙碌的身影,和尚班男生们无聊时的打趣瞬间,这些构成了大学生活中难以抹去的画面。对这些学生而言,这些将成为他们终身难以忘怀的独特时光。
大家是否有过班级中男女比例不均的类似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经历,同时别忘了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