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也有不平凡的故事:业务助理的工作经验分享
在企业里,业务与业助的职责划分、角色变迁以及业助的职业成长,都蕴含着众多玄机和值得深思的议题。这不仅关乎工作流程的优化,还与员工的职业规划紧密相连。
业务与业助的责任分水岭
在产品从诞生到结束的生命周期中,明确的工作职责分配至关重要。在产品批量生产之前,业务部门承担主要责任,这时业务人员需完成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而一旦产品进入量产阶段,主要工作便转移至业务助理。这种职责划分在理想状态下是可行的。比如,在那些愿意无条件支持这种分工的大型工厂里,工作流程可以顺利进行。但现实中,理想与实际往往存在差距。
不少企业缺乏明确的界限,业务部门常常要通知生产、资材或采购部门出货量,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其他部门可能无法满足这些要求。业务部门面临压力,同时又必须完成业绩。这种情况在众多中小企业中颇为普遍,业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常常存在矛盾。
业务与其他单位的矛盾
业务单位在公司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关乎营收的大局。业务部门之所以必须确保产品出货,只因公司营收的需要。然而,其他部门却总能找到各式各样的理由来解释为何无法出货。这导致业务部门几乎成了与所有其他部门对抗的存在。比如,生产部门可能因设备故障或原材料短缺而受阻,采购部门则可能因供应商问题而陷入困境。业务部门负责与外部客户协调,而业务助理则负责内部沟通与协助,但面对的对象却内外有别。这种现象在众多企业中普遍存在,若内部外部协调不当,必将影响整个业务的推进。
业助职位的隐藏发展方向
观察现实中的招聘情况,业助岗位存在诸多潜藏的问题和潜在的发展路径。不少公司在招聘业助时,目的各不相同。以我的个人经历为例,在面试业助岗位时,便发现了诸多问题。记得我曾面试过三家业助岗位,其中两家直至面试时才透露出他们意在寻找新人,打算从助理做起,逐步培养成业务人员。这种现象在科技行业尤为突出,因为科技行业的业务培养周期较长,且入门门槛较高,经验丰富且合适的人才不易寻觅。有些主管会逐步将业助培养成业务人员,但这一点在职位介绍中往往难以体现。因此,这也是求职者需要关注的一点。对于那些渴望从事业务工作但难以找到合适岗位的求职者,业助岗位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业助工作内容的不同阶段
业助的工作内容随着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根据我十五个月的实践经验,前五个月主要是学习业助的工作,那时我已经能够独立操作并管理固定的客户。同时,我开始思考如何优化和简化业务流程,并参与业务见习会议。在这个阶段,既要处理本职工作,又要学习新知识,心态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进入后阶段,主管会按照计划逐步授权,让我接触更多与业务相关的事务,比如阅读财务报告和新闻资料。而其他同事都是经验丰富的业助,他们的工作相对简单稳定,很少接触新事务,通常在办公室内就能完成工作。
纯内勤业助的优劣
从事纯内勤工作有其利弊。首先,相比业务岗位,业绩压力几乎不存在,除非处理偶尔出现的客户投诉,否则基本能按时下班,这样有利于平衡工作和生活。例如,在小型贸易公司,内勤助理的工作主要是处理文件、整理核对订单等日常事务。然而,薪资水平可能不如业务岗位,且缺乏业务带来的广阔发展空间和潜力。因此,青年求职者在求职时,更应深思熟虑自己的职业规划方向。
业助对自身职业的规划
业助们知道,职业规划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若想向业务领域发展,就得做好付出更多努力的准备。这包括投入更多时间学习知识和拓展人脉。起初,薪水可能还不如那些稳定调薪的纯内勤业助。以新兴电商企业为例,新入职的业助若立志成为业务骨干,就必须从熟悉产品特性、了解客户喜好等基础工作做起,不断积累经验。因此,坚信自己的选择,调整好心态,才能持之以恒。
到了这里,或许有人会疑问:假如我是求职者,我会否选择从从业助起步,进而拓展业务?不妨在评论区交流看法。同时,我也期待大家能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