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五月份:从农业科技公司到会计培训机构的工作经历
本文重点阐述了作者自2004年5月起,自一家涉嫌套取国家农业基金补贴的企业离职,转而投身于一家会计培训机构的职业生涯,期间揭露了该培训机构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包括管理层能力不足、教学资料草率拼凑、招生手段误导以及培训课程实用性不强等。
离开上一家企业的原因
于2004年五月,作者草草结束了担任总经理助理的职务。该企业所谓的农业科技产业化、规模化进程,实则不过是企图骗取国家财政补贴的手段,而日复一日的黑面条早餐更让作者难以忍受。身为红色老区的后代,作者秉持着一定的道德原则,这种欺诈行为让他无法容忍,进而促使他寻求新的职业机会。随后,他被一家会计机构的培训经理所吸引,并顺利地加入了该公司。
个人对于不赞同的企业选择离职,乃是一种自然倾向。特别是在面对诸如违规获取国家资助等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以及日复一日难以入口的饮食等日常生活琐事,这些因素共同促使作者寻求新的职业路径。
会计培训机构老板的能力
尽管传闻该老板持有注册会计师资格,且历经八年的考证历程,其毅力值得称赞。然而,审视其编制的账目,却发现其专业水平令人担忧,库存商品和现金余额均为负值,其他应收款项却出现在贷方,明显违反了财务逻辑。此外,该老板性情暴躁,令全体员工心生畏惧。在代理记账领域,此类老板或许并不少见,且其专业能力普遍偏低。
在行业内,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对机构的整体运作具有决定性影响。然而,该领导连最基础的财务管理工作都未能妥善完成,这无疑对机构的专业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并引发了外界对其专业能力的广泛质疑。众人对其的畏惧,恐怕更多源自于对其暴躁性格的恐惧,而非真正的尊敬。
拼凑的培训教材
该机构所使用的培训教材内容杂乱无序,其中包含大量代账公司资料的复印和高校教材的表格翻印,显得极不规范,仿佛是随意拼凑而成。对于商业企业而言,教材所涉及的商品购销内容有限;对于工业企业,教材仅涵盖单一产品的生产;此外,期间费用的明细科目亦极为稀少,整体而言,这些教材远远达不到合格标准。
该教材难以有效传授学员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其内容缺乏系统性且实用度不足,更像是一种误导性的材料,不足以支撑高水平的会计教育需求。
不负责的招生人员
该负责招生事务的女士实际上是在进行误导性招生宣传。她主要针对大学生及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展开招揽,声称学员在三个月内可胜任会计岗位、推荐就业机会,并提供即时报到即学等服务,然而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她大量招募了毫无相关基础的人员,同时获取了丰厚的奖金。作者与她多次发生争执,坚持认为应秉持诚实原则,不应欺诈农村学生的钱财。
此类招生手段严重违背伦理规范。其目的仅在于牟利,通过虚假宣传误导学生,对学员能否真正掌握知识毫不在意,更无视学员家庭经济状况等实际情况。
培训的不全面性
授课讲师主要由离职的资深企业财务工作者担任,而企业负责人亦会不定期进行授课。授课形式主要包括讲解会计凭证的录入、指导学员进行账务处理并编制报表。在流程上,这一模式看似合理,然而却缺少与高等教育培训内容的显著区别。实际操作培训理应涵盖企业环境、内部控制、业务流程、财务职责分配等基础知识点,而作者则是唯一一位对此有所认识的个体。
该培训课程内容存在局限,未能涵盖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导致学员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全面认识不足,从而影响他们对财务操作技能的深入理解和在实际工作中的有效应用。
具体的培训改进内容
作者在研究中提出了数项优化建议,其中首要涉及企业内部环境的具体阐述,包括但不限于组织结构、部门职责划分以及财务相关岗位的设置。其次,作者对企业的各类单据进行了详细解析,涵盖了发起者、审批者以及流转过程中的签字环节。最后,作者对会计分录业务的相关背景、操作顺序、涉及的会计科目、报表中的具体位置以及相关的财务指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上述内容均为当前培训工作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补充。
这几个要素对于深入掌握企业财务管理至关重要。若能在教育培训中融入这些知识点,学员们将更有效地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融合,从而在踏入企业财务岗位时,能够迅速适应并出色完成工作任务。
您是否曾遭遇过那些充斥着混乱现象的教育机构?期待您的点赞、转发,并在评论区展开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