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精选17篇)

时间:2023-11-16 22:38:01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精选17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1

  孙武,字长卿,春秋时期军事家、政治家,受祖父等人的影响,他对军事有着独特的见解以及特别的感情。

  孙武和伍子胥一起辅佐吴王阖闾,伐楚兴吴。他们与唐、蔡二国结盟攻打楚国,战争虽然胜利了,可吴军却并没有胜利,他们输给了自己的心。吴王阖闾变了,变得骄奢淫逸,吴军军纪涣散。冷静的孙武给吴王进谏,提出了“四险”,并建议吴王整顿军纪、班师回朝,然而吴王却没有听从他的建议,依然我行我素。最终“四险”全部应验。伍子胥也因为报仇而丧失了理智。孙武心灰意冷,辞去将军职务,归隐山林。是的,战争最能考验人性。

  孙武悟出了战争的真谛,所以他主张慎战。可吴王并没有领悟,之后几年,他频繁地对外用兵,致使国力下降,劳民伤财,最终败给了越国勾践。战争是为了保家卫国,能让黎明百姓温饱,不是为了称霸。

  最后,孙武想将伍子胥的佩剑铸成犁,“以剑铸犁,将暴虐之剑铸成太平之犁。”剑为兵器,生而暴虐,犁为农具,寓意和平。战争不过是谋取和平的手段,用手中的暴虐之剑来换取天下和平,这不就是战争的目的吗?

  中国以和为贵的思想,影响后世,深深地刻进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基因里。

  《孙子兵法》,一本集战略与哲学的典籍,让孙武的思想流传下来,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2

  今天,我看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这部节目说的是《尚书》这册书里的记载和它的经历。

  《尚书》里记载了尧、舜、禹时期到东周的事件,历时约1500年,书上写了《大禹定九州》,还写了《牧誓》等。其中《牧誓》写道:后羿为了不让百姓受苦,亲自跟纣王对战,百姓知道后纷纷前来助阵。这就是《尚书》的其中一章。

  一位东周的书生——伏胜,他家一直在保护《尚书》。如果伏胜来到现代的话,那他就能教历史了,而且他还可以做历史节目的主持人。伏胜的家还会变成记者采访他的地点。

  为什么伏胜爱《尚书》呢?我想是因为伏胜从小学习《尚书》,他还把《尚书》传承给了儿子。项羽攻入咸阳烧毁了许多书籍,包括一部分《尚书》。伏胜一家也逃难去了,不过在回老家青州——山东时,他们被乱兵所截获,伏胜的儿子想保护《尚书》,他跟乱兵搏斗被杀,他的母亲后来将《尚书》看作儿子来保护。

  现在《尚书》只剩下28集,我们要保护好它们。《尚书》不仅写了历史和修身的要点,更多的是历史的辉煌。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3

  该节目创新性地将电视拍摄、戏剧拍摄以及电影拍摄几种拍摄手法融为一体,拍摄过程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现代影视技术手段,将戏剧表演在电视节目中呈现出电影般的效果。

  运用古代和现代交融的方式,让故事的场景自由切换,缔造一个时空穿越,古今对话的全景式独特舞台。

  绝粮七日,追寻大道

  由于陈国内忧外患,地小兵微,孔夫子的“仁政”在此地很难被实施,于是他们一行人决定离开陈国前往楚国,途经蔡国的时候,被围困导致断粮。

  离开陈国,其国亲吴派害怕有了孔夫子的辅佐楚国会变得更加强大。于是他们便派兵围攻孔子一行人,逼迫其改道,不让他们去陈国。孔子及其弟子在蔡国幽谷这里被困整整七日,粮草断绝,几乎饿死。

  七天滴米未进,一行人大多饿病了,很多人都直不起身子。弟子仲由心中十分不解,愤愤不平地质问孔子所追求的天下大义是不是真的存在。

  孔子则感叹道“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从而化解了仲由的疑惑。虽然追寻大义的道路十分坎坷,但孔子的弟子们毫不动摇地追随他,一路对孔子保护有加。

  而孔子也身体力行地诠释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美德。被困幽谷时,一碗清粥,众人共食。

  君子在志向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也要安贫乐道,小人才会在不得志的时候想入非非,从而胡作非为。

  这是孔子在遇困幽谷的时候教给其弟子仲由的道理。

  孔子的这些言行展示了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对后世影响深远。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4

  今有革命之长征,古亦有夫子周游列国,其虽未完全成功,但对于后代人影响深远,在现今来说足以算是周游世界了。

  今晚我就看了这么一部电视纪录片,写的正是孔子周游列国之事,关于此事,很多人都应该听说过,但你也许并没有深入了解过这件事情。孔子这一路,可谓是历经了千辛万苦,堪比玄奘西行之九九八十一难,当时又正值诸侯争霸之际,各地战火纷纷,狼烟四起。这位伟大的国学大师,甚至被叫做“丧家之犬”,他为了去楚国传道,被奸臣连困七日,口粮只有一碗稀粥,但他不向奸臣屈服,还说出了千古名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但可惜的是,当时他已经60高龄,受不了这种考验了,但他还去整理各类书籍,为教育做出最后一点贡献。

  在周游列国的途中,孔子的得意门生那位“一担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颜回以及性格刚强的子路皆离孔子而去,但孔子没有放弃信仰,继续派弟子四处游说,把他的思想发扬光大。而他和弟子的一些言论——《论语》也被后世喜爱。

  二千年前,孔子是鲁国人,一千年前,孔子是中国人,而现在,孔子已是世界人,《论语》如今已被传入很多国家,成为一本巨作,而孔子的思想也影响了许多人,虽说周游列国失败了,但“周游世界”成功了。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5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框架。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他从小饱受战争之苦,所以形成了“重战,慎战,安国,全军”的思想。其祖父孙书立下过赫赫战功,教育孙武“止戈为武”。战争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太平日子,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

  孙武成人后,叔父为保护他,将他送去吴国。孙武曾辅佐吴王阖闾称王,在著名的柏举之战获胜。后因吴王沉迷享乐,孙武十分失望,于是归隐山林,安心修著兵书,便有了今日之《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流传千年,时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中华民族不是好战的民族,但我们知兵,善于用兵。孙武曾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们知兵,重战,慎战,但我们认为“战”是为了“不战”,战争不是争权夺利的筹码,而是守一方平安的武器。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坚信止戈为武,践行“铸剑为犁”。这一思想已融入了我们的文化基因里,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

  展望新时代,一批批志在四方的“新孙武”,正以自己的力量保卫着家国,使兵家思想代代相传,流芳千古。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6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这是《天工开物》第一卷:乃粒的内容,作者宋应星。

  第一次了解这部著作是历史课本里,概念很模糊,直到今天,《典籍里的中国》播出,我才重新认识了这部书和他的作者。

  宋应星,年少时天资聪颖,过目不忘,第一次会试就中举第三名,而后近二十年茫茫科考路,六次不第,科考路走了六年,累积了不少关于农业手工业的知识,一直想要天下人民生活富足的他就将这些知识汇总起来,在好友涂绍煃的资助下刊印成册,才有了这部巨作——《天工开物》的问世。

  “天工,人其代之”,“天工”二字取于《尚书》;“开物成务”,“开物”二字取于《易经》。意在用大自然的力量开创万事万物。全书共三卷十八篇,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全书理念为“贵五谷而贱金玉”,故将《乃粒》放在首篇。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与袁隆平院士研究亩产千斤的超级杂交水稻,与国家坚守耕地红线不谋而合,跨越三百多年的“稻下乘凉梦”一直在延续。

  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继往开来,这四个字虽简单却有千钧力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力的民族,我们站在前人肩膀上,一定会更有所成。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7

  看《国家宝藏》,有句话非常经典:我们还年轻,我们只有5000岁。这说的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富饶的土地,智慧的先民。

  看《半小时漫画唐诗》,我知道了诗词的源头是古代先贤孔子整理的一本诗歌总集《诗经》。由此,我了解了孔子在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看《典籍里的中国》,我知道了六经里的“书”指的就是《尚书》,它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从节目中,我知道了《尚书》是从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破壁而得到的;知道了守护《尚书》第一人伏生,他冒死将《书》从咸阳转移到山东老家,藏于墙壁中,沿途坎坷,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逝;知道了读《书》可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知道了三国时期提到的九州,原来是大禹平定的;知道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知道了唐代诗人王维还曾有幅画作叫做《伏生授经图》。

  当我在节目结束时,不由自主地对着妈妈吟诵起《禹贡》:禹覆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我就知道,这部书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8

  以前,我在书上看到过“徐霞客”这个名字,知道他的故乡在江阴,但对他的生平事迹了解甚少。这次有机会在电视上看到《典籍里的中国》这部记录片,才对徐霞客有了更深的了解。

  “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大丈夫早上在大海边,晚上便去往苍梧之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多么豪迈洒脱呀!而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便是用他的双脚,走遍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用生命履行了这句话。

  徐霞客小时候受父母的影响,立志要踏遍祖国各地,寻访长江源头。徐霞客长大后,初心未变,便开始游历各地。没有先进的仪器,他就用脚丈量,用眼观测。腿疾复发时,即使爬他也要爬到长江源头。路上遇到强盗抢劫,他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损失辛苦得来的数据。徐霞客生命最后几年的西南“万里遐征”,纠正了“长江源头是岷江”的说法,为中国现代地理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此外,徐霞客还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文章,如《游天台山日记》、《游黄山日记》......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被徐霞客热爱祖国每一寸山河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奔走于中华大地,途中的艰难险阻没有吓到他,反而使他愈加坚定。徐霞客的事迹让我明白:坚持铸就成功之路,成功由坚持诞生!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9

  伴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将目光投向中国。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更需要读懂中国。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成为新闻宣传战线的重要使命。在“观看中国”的文化生产中,主流媒体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必须不断创新叙述策略,持续提升国家叙事能力。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传播的创新性探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型原创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对流行文化的“穿越叙事”策略进行形式重构和风格校正,运用古今对话的“跨层叙述”设计彰显中华古籍的当代价值,以大众文化的叙述编码方式激活了中华经典古籍。节目整体的沉浸式叙述方式建构了“文化中国”昂扬向上的宏大境界,通过人物故事的生动讲述展现了中华古籍的独特魅力,创新了中华文化的叙事传播路径,为当下“观看中国”的文化生产增添了新的样板。通过大众传媒促进中华古籍的传播,其重要现实意义在于:一方面,为电视文艺更好地发挥知识传播与文化教化功能探索了叙事传播的`新路;另一方面,则将中华古籍转化为叙事认同的重要文化资源,为中华文化“叙事共同体”建构和“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10

  每期必追的《典籍里的中国》,第四期《本草纲目》叙述了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的先人李时珍历经四十年踏万水千山,穿风霜雨雪,历寒来暑往,守一盏孤灯,完成一部划时代的巨作,被世界称作《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行医一生,告诫李时珍:学医难,行医难,修本草书更难。但李时珍说:百姓需要,总得有人要做呀……李时珍考证本草,犹为注重实地考察,集成历代本草,以纲目分之,总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次以集解、辨疑,正误为辅,列出各种药物的形状,附以气味、主治、还有药方,甚为实用,完成了一部利益天下的天下医书。

  当看到先人李时珍耗尽毕生心血完成的皇皇五十二卷巨作无法刊刻,他满头银发还要千里奔波去求序时,禁不住热泪夺眶而出。节目最新颖也是最让人拍手叫好的是现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先人李时珍穿越到现代,他恭捧着自己修撰的《本草纲目》时,好像真的是圆了先人没亲眼目睹巨作刊刻的遗愿。

  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人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11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当听见《典籍里的中国》开始的声音,我总会有万分激动与期盼:这一次会是哪本典籍呢?主人翁是谁呢?他会有怎样精彩的故事呢?

  《典籍里的中国》是由央视一台播出的文化类节目,它演绎典籍、传承文化、诠释知识,用一个个动人而不枯燥的故事诉说典籍里的人和事,其中有催人泪下的悲欢离合,有令人惊叹的古今对话,有气势磅礴的千军万马,有诗情画意的高山流水……因此我十分爱看《典籍里的中国》。

  看《典籍里的中国》,我不仅能看到一部典籍是如何写出的,更能体会古人为著典籍呕心沥血的伟大情怀。看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我明白了“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看司马迁受刑而书《史记》,我感动于“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生价值;看屈子在《楚辞》中感慨“世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倾慕于他对国家的一片赤胆忠心,与推行大道的坚定信念;看孔子周游列国,我明白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坚持不懈;看宋应星写出《天工开物》,我明白了求知、探索的精神,以及“此书与功名利禄毫不相关也”的淡泊名利。

  古人写下这些典籍是为了抒发情怀,阐明真理,造福后世。“古人今人若流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唯有典籍仍在熠熠生辉。今天,我们能识读经典,品味中华,何其幸也!能生在华夏大地,身为华夏儿女,何其骄傲也!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决心从典籍里收获知识,从圣贤言行中感悟精神,从优秀文化中汲取力量,将来去传承中国典籍,发展中国文化,发扬中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12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题记

  穿越时空,观先人李时珍之经历,看完《典籍里的中国》,受益颇丰,写下心中所想。

  学医难,行医更难。少时的李时珍便有一个行医梦,可作为医者的父亲李言闻自是清楚医者之难,一再反对他。长大后的李时珍乡试三次未中,他心中的梦想便愈加坚定。他为从医曾求父亲三次,终与父亲共为“逆行舟”。为乡民看病,不辞劳苦,成了李时珍的日常。尽管他深知从医的艰辛,但他依旧带着“寿国以寿万民”的志向坦然地踏上了征程。

  学医难,行医难,修本草书更难。在行医救民的过程中,李时珍目睹了不识药、用错药的案例,心中由此萌发利了重修本草的种子。”天下医书,利益天下”,李时珍集古代医书之大成,又通过自身实践,三十年饱经风霜,三十年呕心沥血,著成《本草纲目》。

  可谁能想到,出书更难。当时竟无一书商想要刊印。从书商口中得知,得到王世贞作的序,《本草纲目》便可发行,李时珍跋山涉水去求王世贞作序,对于李时珍而言,弯下腰求序比挺直腰著书更难,可为了造福百姓,他甘愿奉献。幸而《本草纲目》得到了王世贞的赏识。

  然而李时珍又担心《本草纲目》存在错误,误导后世子孙,在流去的十年光阴里,李时珍重修本草,不负所愿,《本草纲目》得以印发。令人嘘不已的是,年过七旬的李时珍没能看到出版的《本草纲目》,这也是他留下的遗憾。穿越百年,让李时珍看到被后人所珍藏的《本草纲目》,了却了他的夙愿。

  李时珍的一生,用“难”形容再合适不过,他用“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行医精神克服种种磨难,他是一个不怕难的人,一个迎难而上的人,李时珍艰苦奋斗了半生,彰显的是实事求是、格物明理的大医精神,医者仁心、悬壶济世的大医情怀。就是这样一个人,完成了需百人整理撰写的浩大工程,造就了医药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救死扶伤,一心为民;艰难卓绝,著成本草;锲而不舍,求序刊印。这是李时珍一生的写照,我们永远怀念他!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13

  今晚看央视一频道:典籍里的中国。说的是《本草纲目》的写作和刊印的故事。

  明朝李时珍本是医药后代,儿孙亦行医。他边行医边著书,花三十余年编写中国医药这本巨著,1500余万字,且分门别类,很科学有理。“天下医书,利益天下”。故事讲到李时珍修正前人关于医药材料的种种谬误,亲力亲为,付诸实践,写完书,却难刊印——太大部头了,书商不敢承接。要有名人王世贞作序,书才可卖,书商才敢刊印。于是,李时珍不远千里前往,求诸于王世贞。王是名家,不知李为何人,不见。“心比铁石坚,至死不怕难”。终于通过王的书童,将书稿送到王面前,感动了王世贞,王要求李精心修订,又历十年,使《本草纲目》更为完备,王方予作序。待书印好,李时珍已经过世。

  此遗作是中国中医典籍,现在为联合国世界遗产。李时珍这位中国古代科学家(1518年——1593),与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齐名。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14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今日我院组织观看的《典籍里的中国》以别开生面对话先贤的方式带我们走近宋应星,影片里的他说:“功名进取毫不相关”,并向底层劳苦群众请教,在实践中汲取养分。正应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言。

  在从事农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他以永不言败、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劳动中记录并著成《天工开物》一书。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此书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作为江工学子的我们,自入学起便深受天工文化的影响。在这片以弘扬天工文化优良传统,成立天工文化研究院,开展对天工文化的深入研究,着力发掘其中的创新精神、工匠意识、生态思想等积极因素的沃土上,我们以探索者的姿态致知力行,躬行不辍。相信未来我校的天工文化自信必将更加饱满,我们乘风破浪的勇气必将更加昂扬。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15

  《徐霞客游记》想必都耳熟能详了,许多人都已领略过其中的风光,甚是奇丽。

  我曾羡慕徐霞客的潇洒自由,他可以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羡慕他的坚定坚守,自小说出自己的志向:“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可后来发现,我看到的和猜想到的,皆谬矣。

  徐霞客的父亲,在一次贼闯家门抢劫时受伤,去世了。为父亲守孝三年后,他开启了游历山水的漫漫长路。期间,他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章,结识了文坛上许多名人。徐霞客的母亲过八十大寿,他结识的八方名人都送来了祝福,那一天,也许是他母亲最快乐的一天。

  可命运就爱捉弄人,第二年,徐霞客的母亲也离开了他。父母双双离世,这对徐霞客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但这没有阻止徐霞客游历山水的步伐,因为他答应了父亲“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答应了母亲要寻到长江之源。这是另一种尽孝的方式,徐霞客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也做到了对父母的承诺。

  节目用情景剧的形式,展现了徐霞客的一生,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徐霞客独自坐在院子里,沉浸在母亲去世的悲痛中。接着,他已故的母亲从屋后走出,徐霞客看着她,哭得像个孩子,一句“母亲,我想你了”顿使我泪目。他长年在外游,纵有再多思念,但只有想到背后有个家,母亲在等他回家,那思念就是一股力量。可母亲走了,家又空了一些,心里的支柱又脆弱了一些,只要心再沉重一些,就会碎为粉末……母亲对他说:“父母在,不远游,现在,你没有牵挂了。”

  原来爱有时就是若隐若现,牵挂是一种不舍,放不下才会牵挂。母亲希望他放下,放开去完成他的梦想。这是守在身边年迈的母亲唯一能做的。

  知道了徐霞客的背景,我对他的仰慕不减反增。我以为他是个毫无牵挂的潇洒行者,却不想他是个背负牵挂的孤独又坚强的人。徐霞客亲身践行了他“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少年壮志,徐霞客乃真丈夫也。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16

  《典籍里的中国》是一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的文化节目,由撒贝宁担任当代读书人,王嘉宁担任节目主持人,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经由糜老师的推荐才得以了解这部节目。

  暂时该节目才推出一期,选择的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讲述了以秦朝博士伏生为代表的“护书人”传承、守护《尚书》的故事和以“大禹治水定九州”、“牧野之战”为代表的书中内容。

  以晁错向伏生学习《尚书》历史故事为主线,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两千多年与伏生交谈,在《禹贡》这篇中记载了大禹治水使用疏导法取得成功的故事,并在其中多次强调了华夏九州从何而来,而在“牧野誓师”中吴樾饰演的周武王面对各种困境,如:手下通过各种占卜都预示了不幸、兵车陷入泥潭中、兵力悬殊……就在他尽力维持时,商民求见,送来了很多帮助,兵车可以顺利到达,甚至在商军中都有愿意倒戈加入周武王的军队,深刻证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最令人震惊的是武王与众人共同宣誓:“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最终,一举誓之。

  这部节目吸引人的不仅是其内容,同时还有其科技方面,运用了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技术,来辅佐舞台分区的形式,从而达到视觉情感冲击直观化的表现形式。

  在这么多的形象中,最令人钦佩的还是伏生,伏生一家为了保护《尚书》从咸阳逃出,准备回山东,仅带了数车《书》,财产几乎全部都抛弃了。妻子因天寒不舍烧书取暖而冻死,儿子为保护《书》而与乱兵拼命,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最后,他终于回到了山东。后人曾这样评价他的功绩:“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意。”历代学者称其为“尚书再造”。这部节目通过与历史人物对话的新方式向人们重新介绍了《尚书》,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17

  《典籍里的中国》———听着名字,感觉是那么的沉重,古老,甚至是布满灰尘,艰涩难以看懂的。今日闲来无事,看了第一期,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话剧+主持+对话+表演+朗诵,沉浸式的表演讲述,让我大为震撼!看这个节目,既增长知识,又有趣,利于吸收。令我难忘的有以下几点:

  看这个节目,我知道了一个人物———伏生,并对他有了深入的了解,他博学爱书,历经秦汉两个朝代,做过秦博士,历经艰难藏《书》,为此妻儿都丢了性命,也只为保住《书》,然而,在墙中的典籍禁不住岁月的沧桑和书虫的腐蚀,只剩下29篇,更为难得是九十多岁时有了机会把经传给汉朝官员,从而使后人把《书》传了下去,后人评价:若无伏生,则无尚书,若无伏生传经,后人难懂尚书。可见,老先生多么的难得!

  《书》 开篇恢宏大气,尤其重点读了《禹贡》篇,“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禹的功劳,不仅仅是用了13年治水成功,疏通了黄河,还定了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洲、雍州。

  汉官晁错奉皇帝之命向伏生学经,才使《书》得以流传。

  才有了现代人能够学习中国典籍,中国文化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