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必知的 6 大法律法规,涉及工资、社保、工伤等方面
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对于职场中的法律法规了解不多。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他们在职场中权益受到侵害。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重要的知识。
员工告公司诉讼费10元
很多大学生初入职场,对公司的权势感到畏惧,认为一旦发生纠纷想要告公司,成本会相当高昂。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只需支付区区10元的诉讼费,就能大大降低员工起诉公司的门槛。这一点反映出,在司法领域,国家同样倾向于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具体案例中,就有员工因遭受不合理的工资扣除,果断选择起诉公司,极低的诉讼费让他维权之路畅通无阻。职场上,大家都是平等的主体,切勿因害怕高额诉讼费而选择忍气吞声。
这项规定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公平的渴望。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与员工之间都存在雇佣关系;一旦公司违反法律法规,员工便有权提起诉讼,维护自身权益。
7天试工期有工资
学生对试工期工资的理解常常不够清晰。但事实上,只要不是恶意违反公司规定,即便是主动离职,在试工期7天内员工也应获得工资。有些公司不给试工期工资,这种行为是违法的。比如,有个大学生在某小公司试工5天后选择辞职,公司就以试工期不应支付工资为由拒绝发放工资。当大学生得知这一规定后,他据理力争,最终成功拿回了应得的报酬。
这项规定旨在阻止企业以试用工作为名,对劳动力进行无偿剥削。大学生需认清自身权益,勇敢拒绝。
劳动行政部门咨询投诉电话很重要
刚毕业的大学生若遭遇劳动纠纷,往往感到困惑。设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劳动行政部门咨询电话,显得尤为必要。这个电话是解决各类劳动问题的重要渠道。比如,大学生对公司加班时间过长有疑问,拨打这个电话后,便能了解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每个大学生都应牢记这一点,遇到拖欠工资、待遇不公平等情况,应立即拨打电话维护自己的权益。
试用期公司也应缴社保
大学生在试用期间,不少企业都以不同借口拒绝为其缴纳社保。这种行为违背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不论是否处于试用期,一旦签订了劳动合同,当月就应当缴纳社保。比如,有大学生入职一家企业,试用期三个月,但公司迟迟未为其缴纳社保。后来,该学生了解到相关规定,便要求公司进行补缴。
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至关重要,大学生们应当重视自身的社保权益,切不可被公司误导。
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算工伤
大学生步入职场后的安全保障至关重要,但前提是主要责任不在于他们自己。尤其是对于那些每天通勤距离较远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保障更是不可或缺。比如,有位大学生在上班途中不幸遭遇轻微追尾,幸而他并非主要责任人,最终这一事故被认定为工伤。
大学生需明白,无论上下班路上,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因为这也是他们应得的权益保障。
入职一天也有工资
许多大学生可能对这个规定并不了解。即便是在公司工作短短一天,公司也必须支付相应的工资。就有这样的大学生在入职的第一天就发现工作条件极差,决定辞职。然而,公司拒绝支付工资,大学生却依靠这条法规成功地追讨回了应得的报酬。
这就是为了保护那些打工者最基本的劳动时间权益,这一点大学生必须明确。
初入职场的大学生,你们是否遭遇过权益受损的情况?期待你们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更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亲身经历或是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