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食品包装背面的营养成分表,你真的看懂了吗?

时间:2024-10-25 19:10:34

超市食品包装背面的营养成分表,你真的看懂了吗?

逛超市时,食品包装上的信息繁多,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尤其是营养成分表,让人感到特别困扰。尽管我们都知道这很重要,但究竟该如何解读?这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营养成分表中的核心营养素

营养成分表上,核心营养素采用“4+1”的模式。这里的“4”包括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这些营养素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比如,蛋白质是身体的基础构建材料,肌肉、骨骼、皮肤等组织都离不开它。而钠摄入过多,则可能引发高血压等疾病。能量同样重要,它是由这些产能营养素在人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总能量。我们每天摄入的能量需要保持在合理区间,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是否会发胖等健康问题。在比较不同食品时,关注这些核心营养素的数据,能让我们对食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厂家在核心营养素之外,还有选择权来决定是否标注其他营养成分,比如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同样至关重要,例如,钙质对骨骼健康大有裨益,而铁质则有助于预防贫血。

营养成分表的计量方式

营养成分表上,前两列的计量方法并不一致。一种是按照每100克或每毫升来计算,另一种则是以份为单位。其中,每100克或每毫升的计量方式最为常见。在选购食品时,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比如,对于小包装食品,若按照每份来计算营养成分,很容易误导消费者。以一包薯片为例,标注的每份量很少,但实际食用时,可能一次就会吃下好几份,从而导致营养摄入量大幅超标。此外,不同食品在采用不同计量方式时,其营养成分的含量差异也很大,比如奶制品和糕点,每100克中的营养成分数值就完全不同。

此外,各种营养素的计量单位各不相同,例如钠以毫克计,能量则以千焦为单位,这些细节同样需要仔细留意。

营养素参考值NV%的意义

营养标签上的营养素参考值(NRV%)十分关键。这表示每100克或100毫升或一份食物中的营养素占每日所需量的百分比。通过这个百分比,我们能迅速了解食物对一天能量和营养的贡献。例如,钠的NRV%若偏高,表明食物钠含量较高,对高血压患者可能不太适宜。而蛋白质NRV%高的食品,则更适合需要补充蛋白质的人群。这个数值有助于我们在挑选食物时进行直观比较,比如在早餐选择面包或全麦饼干时,查看两者的NRV%,选择更健康的一种。

它是以大多数人的标准为依据计算得出的,虽然不能完全满足每个人的独特需求,但依然具备很高的参考意义。

反式脂肪的标注问题

查看营养成分表时,别忘了反式脂肪这个关键点。反式脂肪对健康有害,所以用氢化植物油的食品必须标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有些食品标称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实则不然。只有当每100克固体食品或100毫升液体食品中反式脂肪含量不超过0.3克时,才能标注为“0”。这时,仔细查看配料表是必要的。例如,一些糕点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使用氢化植物油,即便标注反式脂肪酸为0,若配料表中出现了起酥油等可能含有反式脂肪的成分,那我们仍需谨慎对待这种食品。

买油炸食品、糕点这类可能含有反式脂肪的食物时,可得留个心眼。得仔细查看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两者结合起来判断。

选择食品的要点

在日常生活中,查看营养成分表挑选食品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优先选择富含蛋白质、脂肪含量低、钠含量也低的食品。选购肉类时,若发现某些产品脂肪含量偏高,不妨查阅营养成分表,挑选脂肪较少的选项。至于主食,若想控制体重,应减少高碳水化合物的精细主食摄入,转而寻找富含高纤维素的粗粮制品。在购买饮料时,应避免高糖饮品,选择低糖或无糖的饮品,这对健康更有益,从长远来看,还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而且,不同年龄段及身体状况的人们各有各的需求。例如,孕妇可能需要更多的钙和其它营养成分。而年轻人则可能更注重确保蛋白质的充足摄入。

能量单位换算

营养成分表上的能量单位通常是千焦,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们更习惯用“千卡”或“大卡”来描述热量。这两个单位之间有一个固定的换算比例:1千卡等于1大卡,等于4.184千焦。在对比不同食物的能量含量时,若单位不一致,必须先将它们换算成同一单位。例如,进口食品常标注为千卡,而国内食品则常用千焦,这就需要在判断能量摄入多少时进行换算。对于想要控制热量摄入以减肥的人来说,如果不留意这个换算,很容易出错。他们可能会误以为自己摄入的能量很少,但实际上却摄入了更多的能量。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会留意食品上的营养成分表?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点赞和转发。